2023年汽车智能座舱十大发展趋势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拓尔微电子
- 来源:原创
- 发布时间:2023-01-05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拓尔微凭借自身雄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抓住机遇,布局车规半导体产品:直流有刷马达驱动、步进马达驱动、栅极驱动、充电协议、高效率Buck&BuckBoost及车用DC/DC等,为汽车前装市场以及需要车规级产品的特定应用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的芯片解决方案。
2023年汽车智能座舱十大发展趋势
【概要描述】拓尔微凭借自身雄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抓住机遇,布局车规半导体产品:直流有刷马达驱动、步进马达驱动、栅极驱动、充电协议、高效率Buck&BuckBoost及车用DC/DC等,为汽车前装市场以及需要车规级产品的特定应用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的芯片解决方案。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拓尔微电子
- 来源:原创
- 发布时间:2023-01-05
- 访问量:0
智能座舱内功能的持续丰富会带来车内数据运算量的增长,一车双芯或成为中高端SUV的新潮流,驱动智能座舱芯片快速发展;盖世汽车预计,2021年至2025年汽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量的年均复合增速将超50%。
拓尔微凭借自身雄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抓住机遇,布局车规半导体产品:直流有刷马达驱动、步进马达驱动、栅极驱动、充电协议、高效率Buck&BuckBoost及车用DC/DC等,为汽车前装市场以及需要车规级产品的特定应用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的芯片解决方案。
如下是行业权威媒体电子发烧友提炼的“2023年智能座舱的十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舱驾融合更加彻底
当前,智能座舱域和其他汽车功能域已经有了一定的融合趋势,这其中最明显的便是舱驾融合。
所谓的舱驾融合,硬件上也就是将两个不同的域控制器盒子变成一个更加集成的盒子,用一个融合后的计算系统同时支持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功能。然而,现今的舱驾融合域控制器中,实际上两个系统还是较为独立的,尤其是那些算力系统是由多颗芯片打造的融合后的域控制器。
趋势二:高通8295密集上车
2023年,无论是单纯的智能座舱,还是继续深化的舱驾融合,都离不开更高性能芯片的支持。在这个大背景下,搭载高通8295芯片的车子将会在2023年密集上市。
8295是高通第4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旨在提供卓越用户体验以及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8295芯片采用5nm工艺制程,NPU算力达到了30TOPS,是苹果A15芯片的2倍,预集成支持C-V2X技术的高通骁龙汽车5G平台,可以支持无缝流媒体传输、OTA升级和数千兆级上传与下载功能所需的高带宽。
趋势三:Mini LED将带动屏幕升级
2022年已经陆续有小鹏、蔚来和凯迪拉克等品牌汽车将Mini LED用于车载显示,包括仪表盘、环绕式大屏和中控屏等位置。2023年,将是Mini LED在智能座舱领域真正的爆发元年。
目前,Mini LED在智能座舱已经崭露头角,相较于传统的LCD屏幕,采用Mini LED背光的LCD屏在亮度、对比度、分辨率、视场角、光学指标、色域、响应速度、异形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对于智能座舱而言,这些优点对使用体验提升是巨大的。比如更高的亮度,能够帮助屏幕有效地对抗环境强光,过往太阳光太强的话就看不清屏幕了;视场角更大则让远端屏幕有了更好的显示效果,让内容显示更加从容。
趋势四:多元化的人机交互
在当前的智能座舱里,较为智能的交互还是以智能语音来发起。然而由于智能语音交互深度和广度的限制,导致绝大多数的驾乘人员只能通过语音调动汽车的娱乐和基础信息功能,比如播放音乐、打开导航等。
然而,如今的智能座舱功能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很多功能已经和驾驶安全挂钩。这些新增的功能如果都是通过按钮来操控,那么无疑会让汽车座舱设计非常局促。因此,多模态的人机交互将成为2023年智能座舱行业竞争的重点。在此过程中,汽车座舱将在语音交互之外融入指纹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唇语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创新技术,丰富车机的操控方式。
趋势五:DMS系统逐渐成为标配
目前,在欧洲已经有明确的法规,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NCAP已将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DMS)作为测试评分项,纳入到新车的安全认证测试范围内。并且,新版欧盟交通安全法规(GSR)中明确要求,从2022年7月开始,在欧洲生产的新车必须搭载疲劳检测和分心检测功能,并要求从2024年开始,所有在欧盟注册的车辆都必须搭载该功能。
趋势六:软件安全会成为新的宣传点
近段时间,蔚来用户数据泄露的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该事件说明,随着智能汽车功能的丰富,车载用户信息已经成为黑客的目标。在智能座舱中,由于语音系统和舱内摄像头等配置的存在,很多信息都是用户的隐私。
趋势七:更加丰富的AR/VR功能
在AR-HUD方面,2023年随着技术本身更加成熟,AR-HUD的渗透率将会显著提升,并且不再局限于中高端车型市场。在显示内容方面,AR-HUD将会把更多的内容添加到显示单元中,比如原来仪表盘中显示的胎压、油量和续航等。此外,AR-HUD将会和摄像头系统联动,增加限速和车道引导等信息。
在AR智能座舱方面,2023年仍将会是主打娱乐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日活用户,平均每天有将近1个小时是停车状态,这个是非常宝贵的人车交互时间。通过蔚来车主的反馈能够看到,目前车主对于座舱内AR观影的口碑还不错,下一步任务是丰富内容和提升体验。
趋势八:系统高度定制化
随着智能座舱功能的丰富和改善,智能的使用体验将更加和智能手机趋同。而我们都知道,在智能手机上,同样的软件生态面向不同的用户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这就是内容定制。
2023年的汽车智能座舱也会开始强调内容定制性,驾乘座位上的摄像头将加入一个验证系统,以此来区分不同的驾乘人员,进而切换不同的系统内容。也就是说,届时智能座舱对于驾乘人员是有区分能力的,对不同座位的驾乘人员做出不同的个性化推荐,这便是属于汽车智能座舱的千人千面。
趋势九:空气净化系统大升级
2022年即将结束之际,国内疫情迎来了全面放开,病毒快速传播让大家对自己的个人安全防护更加注意,而这也将体现在智能座舱上。
趋势十:跨界融合打造更智能的座舱
因此,2023年科技公司和车企的深度合作将会是智能座舱的一大发展推动力。在此过程中,华为、百度、腾讯、阿里四家公司比较值得关注,它们都对互联网和消费者有着领先行业的理解,因此能够帮助车企更好地定义智能座舱。
总结
虽然,目前国产智能座舱芯片主要集中在中端及低端市场,但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增长驱动下,国产智能座舱芯片进入技术爆发期,未来随着智能座舱市场渗透率持续上涨,国产解决方案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多份额,发展潜力巨大。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